第(3/3)页 甚至如果毒液的注射量较小,实验组还能更高效的合成蛋白抗体,使得血清制备的效率大大提高! 至此,抗毒素实验的破冰阶段终于顺利过度。只是如果相关研究只进行到这一步,显然并不能让总司满意。 高度依赖他个人施术的流程优化并不符合大面积推广的前提条件,少年不可能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螺丝工,每天把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机械化的血清制造流程中。 总司更期待的,还是找出一种彻底超脱原本的抗体抗原体系治疗方案,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直接治愈战斗中不幸中毒的战斗人员。 因此他继续深挖本质,没多久又找到了第二版解决方案。 ——血清抗体的作用无外乎是要让目标毒素蛋白变性,但达成目标的途径其实并不只有使用对应血清一种! 追根溯源,蛋白质无非是由多种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。 他们由肽键及二硫键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级结构;同一肽链中氨基和酰基再由氢键相连构成α-螺旋、β-折叠、β-转角和Ω-环等二级结构; 在此基础上,肽链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三级结构;多条肽链通过共价键结合构成四级结构。 理论上讲,想要促成蛋白质变性,只要让以上四种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发生改变,都能达成目的。 只是强酸、强碱、重金属、脱水、加热、加压这些过于严苛的理化条件对于碳基生物而言似乎为时尚早,谁要是拿这些手段直接招呼病人,恐怕不等毒素蛋白被祛除,患者本人反而得提前嗝儿屁… 但对总司这個特例而言,有了混淆咒的加入,这些极端手段的效果又将截然不同。 具体来说,总司只需要给予毒素蛋白一个错误的“信号”,模拟出蛋白质分子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状态,那么构成二级结构的氢键马上就会遭到破坏。 在没有任何新物质生成的前提下,毒素蛋白就会失去置人于死地的能力,同时中毒者正常的体细胞则不会受到任何影响! ——至此,只有毒素受伤的世界终于完成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