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八章 暹罗国王的退让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可是港口很快凋零了,没有商船再来做生意。

    靠着海贸富裕起来的波隆多罗阇,无法获得其他财政来源,虽然解决了军饷问题,可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,无法持久,算得上破釜沉舟,选择了率先发动战争,想要尽早的统一暹罗。

    波隆戴摩带着军队攻破了曼谷地区,打通了北上的通道,随后等到波隆多罗阇汇合,直奔大城,也就是阿犹他雅城,当下暹罗的都城。

    象兵部队,火铳部队,乃至传统的军队,波隆多罗阇大军规模五万余人,士气高涨,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军心都远超过国王军队。

    暹罗的因陀罗阇一世,求助大明的将军。

    朱能带着五千大明士兵已经驻扎城外,不过朱能拒绝了,他要求国王的军队与叛军的军队决战,认为国王军队是正规军,而且人数要多过叛军。

    因陀罗阇一世盯着朱能发呆。

    谁说打仗是拼人数的?

    上朝的将领会如此迂腐?因陀罗阇一世不信,王国里的大臣们也不信。

    聪明的人猜测,上国是故意如此的,等王国的军队彻底失败,那么国王只能依靠大明的军队,最后同意大明的一切要求。

    可是猜到了又能怎么样。

    叛军已经要接近都城,国王的军队必须应对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明军的第二批援军,高达两万的军队,通过老挝宣慰司进入暹罗北部,先后驻进了清莱、清迈等地,停止了南下的脚步。

    朱能解释道:“如果国王军战败,我们可以保护国王退到清迈,重新集结军队,最后反扑失地。”

    大明不是好人。

    大明的将领们认为叛军不堪一击,更认为国王的军队打不过叛军,所以他们想要借助叛军,谋夺在暹罗最大的利益。

    聪明人从来是不缺的,可是看到了形势,不代表可以解决。

    正如清朝中后期就有大臣提出要偷袭日本,日本必成中国大患,可实际上的清朝却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同样。

    暹罗的王国军与叛军终于碰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茂密雨林中,两军对峙,气氛紧张。

    双方都有精锐的象兵部队,他们身披铠甲,骑在大象背上,威武壮观。象兵身边是手持长矛和盾牌的步兵,严阵以待。

    随着号角的吹响,象兵部队发起冲锋,波隆戴摩身先士卒,鼓舞了身边的军士们,犹如发射出去的箭矢一般勇猛无牵。

    战象用强壮的象鼻卷起长矛,冲向敌军阵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象背上的士兵们也不甘示弱,他们射出一排排密集的箭矢,精准地命中目标。

    王国军队因为散漫的军纪和低下的士气,很快失去了坚守的能力,阵线开始了松动。

    “王国军队要输了。”

    远处半空中的热气球,几名大明武官举着望远镜观察双方的战术和作战模式,很快有人判断,坚定的说道。

    王国军队的象兵最先失去控制,反而对己方造成了伤亡和慌乱,没有了己方战象的保护,步兵们很快意识到,与敌方象兵的正面冲撞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
    他们试图躲避对方大象的冲撞,但象群的力量和速度使得他们难以逃脱。

    大象的长鼻如同铁棒一般击打在步兵的盾牌上,将他们一个个掀翻在地。在战斗中,经过严格训练的战象与象兵们,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。

    他们能够快速调整阵型,灵活应对敌军的攻击。同时,他们还利用大象的嗅觉和听觉敏锐的特点,发现并攻击隐藏在丛林中的敌人。

    趁着溃军拖延的机会,几十位明军快速的离开了战场,留下了废弃的热气球。

    几名叛军士兵找到了这里,好奇的摸着这些可以飞上天的物件,非常的惊讶,被破坏的热气球,已经无法飞上天,不懂原理的士兵们,心里已经产生了畏惧。

    军队的不堪一击,国王彻底不再抵抗,完全投靠了大明的军队,朱能说怎么做,他就怎么办。

    都城的大户们,家家都在托运财物往北方运去。

    一车一车的货物,满载珠宝金银。

    当叛军抵达都城的时候,都城留下的守军直接投降,叛军兵不血刃拿下了都城。

    叛军作战勇猛,不是为了信仰,而是为了酬劳。

    被卷走了财富的都城,让士兵们很失望,失望的士兵们失去了军纪,暹罗的都城,成为了士兵们的乐园,在上层将领的视而不见下,家家百姓遭灾。

    原本对国王的痛恨,转移到了叛军的身上。

    不把叛军战斗力放在眼里的朱能,其实高度观察目前的局势,在国王答应了大明所有要求之后,第三批的大明军队抵达,朱能率领五万大明军队,还有剩余的一万国王军队南下。

    暹罗国由外藩属国成为亲藩属国。

    北部地区设清莱宣抚司、清迈宣抚司、湄丰讼宣抚司。

    南部海上的沙美岛,阁昌岛等岛屿归大明。

    芭提牙雅改为大明都司。

    七岩、华欣等地区成为大明的宣慰司,等于原来波隆多罗阇的地盘,全部离开暹罗的直接管理,同时恢复素可泰王国的地盘,改为大明的素可泰都司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前提,建立在大明军队消灭叛军的基础上。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