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如同吃火锅时涮牛肚一般轻巧的甩了几下后,再被从药水中拿出来的竹简,就已经变成了鲜亮的米黄色。 而竹简上的字迹,也变得清晰无比,就好似刚刚才被写出来的一般。 “这样,一根饱水简牍就被修复完成了。” “如果简牍上的个别字迹有点太浅或者缺失,可以再简单的为其补一补墨。” “然后,这些竹简再经过一个月的自然风干,稳定住结构后,就可以装进有机玻璃板内封装保存了。” 荣华将这根经过了最后“洗简”流程的竹简,递给了陈翰。 这是一根汉简,陈翰在不大的简面上,清楚的看到了一行小篆。 “十四年,大胜韩魏,杀公孙喜伊阙。” “这是,记载了伊阙之战的竹简?”陈翰有些错愕的看向了荣华。 荣华点点头:“这是今年年初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目的发掘的m12号墓里,出土的一批简牍之一。” “m12号墓一共出土了4636枚竹简,6枚木牍,保存情况总体良好。” “我们修复到现在,差不多已经修复大半了,可以确定这批简牍大致分为岁纪、律令、历日、医杂方、薄籍、遣册等几类。” “现在洗简室内的这批,就是岁纪简,大概160多枚,一共两组。” “你手上这根,是记载了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时期的大事的第一组,是纪年体,每年一栏。” “第二组是记载了秦二世至汉文帝时期的大事,同样是纪年体,每年一简。” “荆州博物馆的考古队已经确定了,这个m12号墓下葬年代不早于汉文帝后元元年。” “这是一批比史记更早的历史文献!” 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,可以正史、补史,而且涉及到了战国时韩魏二国和秦国的历史,颇为珍贵。” “这些简牍凝结了祖先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,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。” 荣华十分郑重的收好了这枚竹简,脸色肃然。 “几千年来,我们的华夏文化之所以从来没有断绝过,就算因为有这么一套独有的传承与延续方式啊!” “如果没有这批简牍的修复,那华夏历史迷雾就有可能永远被笼盖了一角。” “魏韩秦三国的的鲜活史料,也将永远成为历史谜团。” “但是我们将这些竹简修复成功了!” “尽力留住了华夏辉煌的历史、华夏文化的传承脉络,也将文化自信留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心中。” “这就是我们文物修复工作者存在的意义啊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