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4 起兵复辟 (二合一)-《我成了大明勋戚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臣遗落东西在了府中,于是回头命人去取错过了早朝时间,还请陛下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那便罚俸一月吧。”

    朱祁玉很云澹风轻的做出处罚,原因在于历朝历代对于早朝迟到并不罕见,特别是明朝的早朝时间离谱,往往凌晨三四点官员就得起床赶往紫禁城。

    到了明朝中后期,这种反人类的早朝时间跟频率,无论官员还是皇帝都难以接受,干脆上朝时间就越来越少,直至几个奇葩皇帝上位之后,几十年没上几次朝的事情都发生过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沉忆辰叩谢皇帝之后,就站在左侧阁臣的位置。

    朝会商议八件政事的规矩,从正统朝延续到了景泰朝,前面基本上是关于各地民生的奏章。比如北方赈灾效果,春耕有没有拖延,还有就是河道得提前修缮,防止春夏交际暴雨来临后出现洪涝灾害。

    关于河道修缮这件事情上,漕运总兵官还特地上疏提及了工部侍郎徐有贞,说他上任之后趁着冬季枯水期,在去年末寒冷跟粮荒的双重困难下,依旧完成了对于数百里河堤的疏浚跟加固。

    这等实干能臣,请求朝廷予以嘉奖!

    这封奏章出来,让奉天殿的很多人脸上神情有些不自然,要知道徐有贞改名之前在京师官场,那就是一个任人耻笑的对象,皆把他视为懦夫跟贪利小人。

    后来能担任工部侍郎,完全是沉忆辰凭借一己之力说服大九卿通过廷推,没人会真的把一个满嘴说着天象玄学的家伙当回事。

    结果万万没想到,徐有贞在治水上面还真发挥了才能,让人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莫非沉忆辰除了本身的治世只能,还有识人之明?

    对于漕运总兵官的这封奏章,景泰帝朱祁玉显得很高兴,毕竟这是即位大半年来面对各种天灾人祸,目前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之一。

    于是乎大手一挥,命人拟旨夸赞工部侍郎徐有贞,还嘉奖了纹银五十两,绸缎两匹。

    不过接下来引发的争议,又陷入了以往朝会的喧嚣节奏中,那便是沉忆辰跟户部尚书金廉,共同上疏开海禁、设海关、收海税的奏章。

    开海禁一事之所以在明朝出现反复拉扯难以通过,直至明穆宗时期才不得不顺势而为隆庆开关,除了倭寇袭扰跟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两条外,最大的阻力还是来源于江南地主官绅利益集团。

    原因在于禁海这东西,只能禁止最为底层讨生活的平民,最多加个中产商人阶层,上层的官绅阶层有一万种方法绕过去走私,其中就包括沉忆辰自己。

    一旦开了海禁收税,那么沿海地主乡绅集团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,更别说明朝目前正在成长中的“百万漕工”利益集团,他们同样会反对河运转海运。

    唯一值得庆幸的,是土木堡之变阵亡了一大批中上层勋戚大臣,让包括陈循、于谦、石亨等人在内的新兴势力上位,他们并没有把势力范围快速扩展到走私或者漕运利益上,更多还处于土地兼并的阶段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为什么,沉忆辰与户部尚书金廉两人,能说服阁部大臣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不破不立,只有旧的官绅集团覆灭,才会迎来朝政的新势力,否则这种提案放在“三杨”时期,连被拿出来讨论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哪怕就是这样,依旧有着一群来自于江浙跟北直隶地区的官员反对,他们家族势力或多或少吃着走私这碗饭,受到设海关收税影响最大的群体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沉忆辰曾经出镇山东跟提督福建,这两地出身官员见识过他的雷霆手段,恐怕朝廷反对声音还要更大。

    /132/132655/32111427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