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文物,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。但是在许多人的心里,文物这种东西,其实离生活很远。 要说对文物最直观的印象,恐怕就两个。 一个是年代久远,还有一个就是……值钱。 文物也能修的吗? 新奇的说法,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,不由得安静地观看起来。 节目进入正题,渲染的特效镜头下,不算清晰地出现了各种美轮美奂的东西。青铜器、瓷器、漆器、木器、书画、百宝镶嵌等诸多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的东西令人耳目一新。 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里,夹杂着很日常生活的语音。 语音一点都不标准,甚至带着些许难以听懂的方言。但就是这样的语言,令观众们感受到了真实感。 就此,一档全新、另类的纪录片开始了。 看着诸多珍贵稀奇的文物经过修复,恢复了曾经华贵无比的模样,观众们看的如痴如醉。 不知不觉,时间就这么过去了。 许多观众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,原来传统的器具居然如此漂亮精美。 我们的古人,到底有多厉害? 虽然从小就在历史书上学习过,我们的国家拥有着悠长辉煌的历史。但干枯的文字,到底很难加深印象。 现在的社会,外来文化在不停的冲击中,更是让不少国人对自己的传统失之敬畏,总觉得外来的就是好的。 可就是这么一期节目,面对着恒传千古的珍宝,观众们所受到的震撼真的是无以复加。 “一定要去故宫看看。” 节目结束的瞬间,无数观众都冒出了这样的想法。 故宫、文物和文物修复,一下子就成为了热门话题,成功接替了《中国好声音》和许经纬、谭维维。 而对于这种热度,最欣慰的莫过于传统文化工作者了。 为了宣传传统文化,他们做了多少努力啊,结果却没有一个纪录片起到的作用大。 看来也要好好学习一下先进的宣传方式了。 除了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火了之外,《故宫的记忆》更是风靡万千。 有心的网友做了一份统计,将肖浅制作出的纯音乐归纳到一起,结果颇为壮观。 “我把这些纯音乐集中到一起欣赏,就好像享受了一场交响乐。啊,多么希望能有一场肖总的音乐会啊。” 人们这才发现,肖浅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库里,单单只是纯音乐,就已经是价值连城的财富了。 更有网友脑洞大开。 “我觉得肖总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成若干部分,分别举办音乐会。比如流行音乐、影视配乐、纯音乐、主旋律等等,似乎每一场都值得欣赏啊。” 更有懂行的。 “楼上的,你有没有想过,肖总的作品里还有英文歌、韩文歌呢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