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新武器的战术展示-《钢铁燃魂》
第(2/3)页
其余三位大叔大伯,动作虽然要缓慢一些,矫健程度也比不上年轻人,但得益于这种武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,在经过短时的培训后,第一次上手也还比较适应。鲁道夫大叔表现得还不错,虽然突突突的突了半匣子弹出去,命中率也没有高到哪里去,但至少像模像样。至于德卢卡将军,自然是老当益壮,只是在速度和观赏性上逊色于魏斯和巴森,其他方面都很合乎这个战术口令的要求。唯独亨利大叔错误的调整了射击模式,一匣子弹直接在他指尖倾泻出去,貌似只有几发上靶,大多数都飞了。
“五号射手更换弹匣,其余人原地战斗警戒。”
魏斯喊出新的战斗口令之后,奥克塔薇尔的老父亲,当年帅气逼人的格鲁曼集团董事,亨利-格鲁曼先生,手忙脚乱的更换弹匣。他没有一天当过真正的军人,但是他有一个极其优秀的女儿,而他本人也酷爱射击和狩猎,对于枪械绝不陌生。
五人使用的特制单兵装具,是魏斯亲自设计——准确地说是抄袭来的,每个可以携带四个弹匣,加上随枪携带一个,总共五个弹匣,160发子弹,足以应付一场普通强度的战斗。待亨利大叔换好弹匣,魏斯立即发出下一个口令:“进攻前方山丘!”
目标是一座小山丘,上面挖掘了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堑壕。按照常规战术指令,这个小组应当是交替掩护前进,而实际上,魏斯和巴森各为一组,鲁道夫大叔、德卢卡将军以及亨利-格鲁曼时而跟在魏斯后面,时而跟在巴森后面。按照严格的战术标准,他们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,但这恰恰衬托出自由式突击步枪在火力持续度方面的优势——只需要有一个人提供火力掩护,短时间的火力强度相当于以往七八支步枪的威力,或是跟一挺普通轻机枪相当,且拥有傲视普通机枪的灵活性。
占领小山丘之后,魏斯发出第三个战术指令:就地防御,守住阵地。
话音落下,小山丘前方若干堑壕和散兵坑里举起了几十个人形标靶。接下来,五个人开启了热热闹闹的自由射击模式,点射、扫射,一个弹匣接着一个弹匣。尽管克伦伯-海森工厂用来制作自由式突击步枪的材料还没办法跟真正的ak47相比,耐久度要逊色一些,但一口气打光五个弹匣还是能够顺利胜任的。
在所有人打光弹匣之后,魏斯喊道:“坚守阵地,等待后援。”
不多会儿,两名士兵提着一箱子弹来到了这座小山丘。五人自己动手,将打空的弹匣重新填满。
坐在堑壕里面装子弹的时候,德鲁卡将军问魏斯:“如果敌人还是使用原来的武器,而我们使用新的突击步枪,五个人能挡住多少个敌人进攻?”
魏斯想了想:“将军,这得看具体情况……如果是正面对战,敌人一发炮弹就可以把他们五个人全部送上天,如果是夜间行动,敌人没办法准确的锁定目标,或者是下雨的天气,炮弹威力缩水,我们五个人对付敌人五十个应该不成问题。在非正面战场上,比如说小股部队之间的遭遇战,如果没有空中力量或是大炮的介入,那么拥有新式武器的一方无疑更容易赢得胜利。”
放眼战场,武器只是一种因素。对于枪械这样的基础性武器来说,对战局的影响是间接而缓慢的,但又有可能是决定性的——如果联邦军全面装备这种新式武器,而敌人还停留在原来水平,或者是进步比他们慢,那么一旦交战,几个月乃至一两年下来,敌人的伤亡也许要比联邦军高出百分之二三十。如果伤亡数量是个庞大的基数,那么这百分之二三十便对应数以十万计的战斗力,这个道理引申到全局高度,其他的武器同样是具有重大影响。就比如说飞机,要是没有飞行部队力挽狂澜的表现,也许联邦就输掉了战争。
那么下一场战争呢?
“我不是一个唯武器论者,但武器的重要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。”说完这些,魏斯已经压好了一个新的弹匣,并将其递给德卢卡将军:“这是一支能够将单兵战斗力成倍提高的武器,它的成本仅仅相当于传统栓动步枪的三至四倍,而它为我们提升的战斗力,为我们节省的人力,为我们带来的效益,比这个造价的提升要大得多!”
德卢卡将军沉吟道:“压缩到三倍以内,我们可以考虑在五年之内全面换装。”
第(2/3)页